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即说话能力的缺陷,表现在说话时迟缓,发音延长或停顿,不自觉地阻断或语塞,间歇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失去正常的说话节律,呈现出特殊的断续性,称之语言流行障碍。人群中口吃发生率约1%,有一定的遗传性,5%的儿童在一生中有几个月口吃持续时间。
据统计表明,2-4岁幼儿就诊或咨询语言发育的概率更高。家长在孩子这段时间所表达的语言不甚理解,对一些儿童出现断断续续的表达显得十分困惑和紧张。发育性不流利指发生在5岁前的,暂时的言语不流利。1至2岁婴儿初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3岁年龄阶段最多,主要与该时期语言获得的速度加快有关。这时儿童言语发展到自己构造词句的阶段。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有关复杂内容,因而说话时出现踌躇和重复,常常一句长话停三四次才能说完。这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言语不流利的表现会逐渐消失。 3—5岁出现的口吃称良性口吃,也要家长耐心矫正,半年到六年内多可消失。但值得引起家长注意的是5至8岁后出现的口吃,常作为一种特殊的持续的固定的言语形式存在,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矫治,有可能成为永久性口吃。
现代家长对于孩子语言发育十分关注。在日常门诊中发现,不少家长注重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谁讲得更多、更快、更好,常常以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语言能力,稍有些不流畅,就怀疑孩子口吃,前来咨询就诊的家长不在少数。章主任指出,儿童语言发育是个从听到理解到表达的自然学习过程,特别是1—4岁左右可能出现发育性言语不流利。对于这阶段的孩子,家长不要过于急燥。对于孩子在说话时反复提醒、批评、甚至打骂,这反而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倍感紧张,语言表达更加困难,甚至很多孩子从此不再敢于表达,就可能会使口吃持续到成年,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章依文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纠正儿童口吃很少靠药物,更多则是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倾听与鼓励。耐心倾听对于已患口吃或有口吃倾向的儿童尤为重要。家长和老师不应将关注点放在“讲得好不好、流不流利”,而是认真、耐心地听完孩子说的话,尽量不要打断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和信任的语言环境。同时鼓励孩子不要紧张,以较慢的速度随意表达。值得引起家长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儿童5岁后仍出现口吃现象,则应立即就医,请医生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