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出错:UPDATE qiboj_article SET hits=hits+1,lastview='1733703088' WHERE aid='1169'

UPDATE command denied to user 'hdm0160289'@'121.41.98.237' for table 'qiboj_article'
1142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 心理发展 - 儿童保健网 --- http://ertongbaojian.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顶部

TOP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2016-03-10 23:01:14 来源: 作者: 【 】 浏览:6947次 评论:0

“怎样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力”,像“怎样的教育最好”一样,是价值判断而不是是否判断。持有不同教育价值观的父母和老师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本文只是根据笔者多年研究和思考,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对儿童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和训练做一个较全面的综述,其中哪些方法更好,是可以选择的。
我们的研究发现的大量证据,有力地证明了自我控制力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从我们的3号、4号、5号成果中可以看出。我把它喻为儿童身上的第一颗“种子”。由于遗传的作用,这颗种子是儿童出生时就已“播种”好的,但这颗尚未发芽的种子,从一开始就有差别:一些种子比另一些种子更容易发芽和生长。
自我控制力这颗种子能不能培养、训练、促进?回答是肯定的。这种培养从出生不久就应该开始(2号文章已讲过),在2-3岁大脑发育提供相应基础之后,对儿童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就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关于幼儿和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成人原则上也适用)的自控力培养,我总结了以下十种方法。我认为,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自控力,也适用于其他心理品质;不仅适合于儿童,而且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而且适用于夫妻、朋友和上下级关系。
在介绍这十种方法之前,须强调自控力训练的几条基本原则
1 不要轻易对孩子做出整体性评价,如“你真笨”,“你真聪明”,“你是坏孩子”,“你太胆小”,“你就会打人”,“你永远也不会认真细心”等等,无论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把这些评价语言从自己的教育词典中彻底删除!
2 父母和教师不要说“你看看你,你看看人家!”这样的话。这种横向比较最容易伤害儿童、青少年包括成人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3 “没有爱、欣赏、表扬和奖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同样,对不符合期望的失控行为没有惩罚、批评、说理、引导、冷落、暂停、取消权利,教育也不会成功。
4 一个人身上好品质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负面情感,如悲伤、内疚、自责、羞愧等。要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要激发孩子的自责、内疚和羞愧感。
5 家庭教育一忌,是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爸爸与妈妈不一致,或父母与祖辈不一致。
6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艺术的秘诀尤其体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中。
7 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无条件听从父母指示、百分之百吸收父母价值观的人,在具备基本的自控能力之后,独立性将变得更重要。
8 所有训练方法都有一个前提:父母教师本人必须具有较好的情绪和行为自控力,具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起码在当前堪称孩子的榜样。
9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自控力,而且适用于其他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适合于儿童,而且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而且适用于夫妻、朋友和上下级关系。
10 关于自控力训练,网络、科普书和心理咨询机构中随处可见,本文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出一个更全面、实用、符合国情的、可选择的综述。
一、关爱、敏感、尊重、平等
父母对孩子关爱、敏感、尊重、平等,这是大多数心理学流派所主张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离开这一条,其他教育方法无从谈起。
要让一个孩子听话,最重要的首先不是严格,而是给他温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关心、敏感,孩子的顺从、合作行为就比较多。如果父母呵斥、冷漠、不能满足孩子需要,孩子就会不合作、不听话。所有的孩子从小都有自尊心。有些家长抱怨:“我让他往东,他非得往西。”这是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特别是三四岁时的特点。有些做父母的总是呵斥孩子,不准孩子干这干那,孩子就可能表现出不顺从。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平等、尊重的教育,父母总是用商量的口气:“你是不是觉得你……了?”“你试试这样做好不好?”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很少和父母作对。
关爱孩子,要讲究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一个人为什么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小学中学不爱学习、专门和老师作对、捣乱、品德差、吸毒、违法犯罪、离家出走呢?因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没有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他就用各种心理防御手段对抗这些人。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无论孩子的行为符合不符合父母教师的期望,父母教师都关爱他,帮助他。
两岁以前,多数父母对孩子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但是孩子一进幼儿园,一些家长就开始变得“功利”,变成“有条件关注”了。这些功利的做法不能说完全错误,比如奖励小红花并不错,但是把小红花贴在墙上比,就会引起儿童之间互相比较,这种比较从教育和心理学角度看是把双刃剑。好处是让发展较快、较好的孩子高兴,增强自信和自尊;坏处是会打击发展较慢儿童的自信、自尊和情绪。不少家长接孩子的时候,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可能一路走一路唠叨:“你为什么得小红花那么少呀?”“老师为什么不选你的画呀?”“你以后要好好表现,妈妈才喜欢你。”从这个时候起,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就开始讲条件了。因此,父母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例如,“你看人家楼上那小孩,都数到200了,你才数到50,人家是5岁,你也是5岁……”这样的话是坚决不能说的。不同孩子从父母身上继承的遗传基因、遗传时间表都不同,是不可比的。
二、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例如红灯停车、乘飞机关手机、听音乐会迟到不能入场、看球赛不能照射激光……这些都是所有人必须做的。对一些人来说,外部规则已经转化为内心的道德需要,但是这种内化的规则起源于儿童时期的培养和训练。
妈妈把饭菜摆好,孩子在那儿玩玩具,妈妈说:“过来吃饭吧。”这时候,孩子面临两件事情,一件是对他有吸引力的玩具,另一件是对他没有太大吸引力但是却既有生存意义又有社会意义的吃饭。为什么有社会意义?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别人吃饭,你也过去吃饭,别人吃完,你也吃完,饭后妈妈爸爸收拾饭桌、刷碗,这就体现出家庭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要自我控制:“我等一会儿再玩,现在我去吃饭。”但是按照孩子的本性,没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会立刻去吃饭,除非他那时候非常饥饿或不想玩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人之初,性本恶”,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像这样的事情,就要令行禁止。随着孩子逐渐懂事,要尽早地采取这种方法。最初可以采用“强迫身体控制”,把孩子领过来,他闹或哭,都不要理睬。第一次这样做了,下一次情况就会好一些,多次以后,孩子就能养成习惯。
有的家长抱怨:“我的孩子不听话,跟他说好几遍都不听,讲道理也不听,怎么回事啊?”原因可能是,你在最初向他提出一个要求时,没有“令行禁止”。提出要求而没有执行,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因为孩子想:“我照样玩,妈妈也没把我怎么样”。
父母在家里有很多要求和命令是正确的,比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随着天气冷热加减衣服,讲卫生(不能把鼻涕抹在墙上),不能穿鞋在沙发上跳,大人吃剩饭孩子也吃一点,好吃的东西要分享,等等。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提的要求正确,那么,让孩子做到,他就必须做到!
三、强化
“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好结果时,这个行为以后的发生率就会增加;一个行为没有得到好结果时,这个行为就会减弱。华生的“给我一打婴儿……”的极端观点曾饱受诟病,但行为主义、尤其是新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仍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自控力训练来说,强化法是简单而收效快的方法。
举例:妈妈给女儿辅导数学,讲了3遍,孩子还不会做,这时候,妈妈大概就会忍不住要批评孩子了。但是妈妈想起了心理学家教给她的一些方法,自己艺术性地撒了个谎,妈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外婆给我讲这道题,讲了八遍我才会呢。现在我才给你讲了三遍,别着急,咱们接着讲!”后来讲到五遍,孩子懂了,妈妈表扬她:“我小时候八遍才学会,你五遍就学会了,你比我还能干呢。”本来是一件批评孩子的事情,变成了表扬。下一次再给女儿辅导数学,“跟着妈妈学数学”这个行为就会加强。如果讲了三遍她不会,就骂她一句:“真笨!”下次再给女儿讲数学,她就不愿来,她会想:“妈妈又要骂我”。在任何时候批评孩子都会减弱他的行为。如果批评的是一个应该批评的行为,这个批评就会起积极作用;如果批评的是一个不该批评的行为,那父母就做错了。
使人满意的东西叫“强化物”。对儿童来说,强化物主要有三种:物质奖励、活动奖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如食品、玩具、孩子喜欢的东西,或者钱;活动奖励就是带孩子玩,讲故事,打电脑等等;精神奖励,如赞赏的微笑,表扬,搂抱,拍拍孩子等等。对幼儿和小学生,这三种强化物缺一不可。只有物质奖励的强化,容易使孩子变得功利。
举个例子,孩子第一天扫地了,你奖给孩子1元钱。这会激励他第二天还去扫地。第二天他去扫地,再给他1元钱。第三天他又去扫地,这次不要奖励。孩子说:“妈妈我又扫地了。”你冲他微笑一下,说:“我看见了。”孩子说:“你还没给我1块钱哪!”你说:“我知道了。”但是不提钱的事。第四天孩子又扫地,说:“妈妈,我今天又扫地了。”你这时候做出高兴的样子,奖给他1元钱。孩子心想,”前两天是每天1块钱,现在变成两天1块钱了。“这就叫强化的间歇性。这种间歇强化对培养人的习惯很有效。
人格中有个“尽责性”概念,指做事细致、认真、责任心强。比如在学校不把作业抄错,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得很清楚并能按时完成,做事不马虎,写字认真。有些人的特点就是比较马虎。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天生敏感性差,刺激阈限值高。老师用小声布置作业,有的孩子能听见,有的孩子听不见,这就表现出差异。听不见的孩子,也容易马虎、潦草,这是天性。有些孩子,写字东倒西歪、大小不一,生活随便,书本褶皱、文具零乱,这明显表现出人格尽责性方面的行为特点。在使用强化法的时候,要根据儿童的各方面特征小心使用。对敏感的孩子,强化的力度应该小一些,不敏感的孩子,强化的力度就应该大一些。
“代币法”是自控力训练的有效手段。用硬纸剪成小圆片,上面写着1、2、5……10的分值,和孩子讲清楚,什么行为奖励多少分,分数可以换来什么。如果使用得当,效果很好。心理学者曾经用这种方法,花两个月的时间矫正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生活混乱,学习粗心,作业潦草,成绩不良等行为,使他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很多心理治疗师用强化法矫正儿童和成人的行为,如孩子爱吃手,注意不集中,恐高症,学校恐惧,攻击行为等等。
还要提一提“负强化”,它指当一个不合乎期望的行为减弱时,就减少相应的惩罚,这有利于这个“坏行为”的继续减弱。
四、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是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大力提倡的教育方法。他们的理论依据是:同一件事情或同一个行为,在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目中,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给一个2岁幼儿讲自控力为什么重要,他可能一点也听不懂,但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能理解其意义。这些心理学家宣称,对于幼儿园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来说,具备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形成相应道德行为的前提。
关于认知训练,研究表明,成人对儿童说理的作用,远不如同龄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包括心平气和的有组织讨论和偶然发生的激烈冲突。在成人完全不介入的情况下,一个5岁孩子被大孩子欺负,他会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但是以后当他有机会欺负一个更小的孩子的时候,曾经被欺负的意识和体验会成为他欺负别人的制动器。所以皮亚杰主张,小孩子之间的事情,大人最好不介入,让他们自己去争论、冲突、商量和妥协。
其次,口头说理的作用远不如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亲自体验。让中小学生去汽车站做维持秩序的服务员,他们会更好地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所以,不要把“认知训练”片面地理解为大人给小孩讲道理。父母要想让孩子懂得自控力的重要性,应该给他提供各种有助于培养自控力的活动,甚至在看电视时给孩子解释裁判员为什么出示黄牌、红牌,都是无形的认知训练。
五、暂时冷落
暂时冷落(收回爱)是精神分析流派主张的一种教育方法,现在仍广泛应用在西方家庭教育中。
冷落是惩罚孩子的方法。孩子需不需要惩罚?需要。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惩罚。批评、打屁股是惩罚,冷落孩子也是惩罚。惩罚是为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坏结果,使这个行为减弱。惩罚一定要针对违反道德或生活常规的行为。故意打人,说谎,偷拿家里的钱,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拿同学的东西,欺负人,这些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另外,不遵守家规,不讲卫生,骂人,说脏话等也是我们不希望的。
如果平时对孩子非常疼爱,那么偶然的惩罚会很有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写的《教育诗》中有一个情节,他平时特别爱孩子,那些孩子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到他所在的学校读书、劳动。有一天他发现一个男孩偷吃了厨房里的一只鸡,他重重地打了这个孩子一记耳光,从此这个男孩再也没偷过东西,后来成了战斗英雄。但是马卡连柯的同事也用同样的办法教育一个孩子就没有效果,原因就是这位老师和孩子之间缺乏情感基础。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身上好品质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负面情感,如悲伤、内疚、自责、羞愧等。要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要激发孩子的自责、内疚和羞愧感。例如,孩子在玩具商店非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不满足他的要求就躺地上打滚,采用冷落法怎样做呢?把孩子领回家以后不理他,吃饭时也不给他盛饭(自然会有别人给盛饭)。孩子一般不“记仇”,从商店出来一会儿就忘记了,回家照常和你说话。但这时你必须装作生气的样子,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最后,孩子一定会哭的。这标志着他的负面情感——伤心和内疚产生了。如果你一回家对他就好了,下次遇到同样情境,他还会有同样的表现。给他较长时间的冷落,让他产生“妈妈不爱我了”的焦虑和内疚感,下次到商店的时候你只须提醒一句:“还记不记得上次躺地上打滚,后来怎么了?”孩子的自控力就会比上一次好一些,因为妈妈的话让他想起被妈妈冷落时内心难受的感觉。
六、引导
“引导”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者提倡的一种方法。引导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把儿童带入一种“共情”的氛围,让他设身处地地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做无声的心灵沟通,激发其同情心和良心,从而把无意识“本我”中的敌意、攻击性、恐惧感等等带入有意识的“自我”境界,用“自我”和“超我”加以管控。
一个小学生在学校欺负了另一个孩子,老师问那个欺负人的学生:“你看,他怎么了?”学生说:“他哭了。”老师问:“他为什么哭?如果你是他,他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样?”这就是引导。老师没有讲什么道理,只是让儿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反思,这就是所谓的“共情”: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别人的情感。研究表明,共情是同情和助人行为的前提。经常采用引导法教育出来的孩子,行为自觉性比较高。那种经常被打骂、训斥或听讲道理的孩子,行为自觉性比较差。这些孩子在有惩罚的时候不敢做坏事,在成人看不见的时候就会做坏事。用引导法,会使儿童和别人共情,他会想:“我这么做,别人高兴还是不高兴?”
我对中小学德育的研究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为什么有的班级,老师在和不在一样,而多数班级是老师在和不在不一样?原因是,能培养出自觉纪律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和所有学生尤其是“差生”之间建立起共情式的情感联系的老师,这样的学生会在内心深处自觉或被迫地对“老师高兴不高兴”负责。这个道理完全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中。你的孩子能不能做到你在和你不在一个样,做到自觉遵守纪律,要看你平时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教育,或仅仅耐心讲道理,最后都不能达到目的,因为自觉性必须有情感联系。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能建立起这样的情感联系,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我父母高不高兴”,这会成为其自觉行为的“油门”和“刹车”:可能令父母高兴的事情,踩油门!可能令父母失望的事情,踩刹车!这一点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很适用。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把子女培养成无条件听从父母指示、百分之百地吸收父母价值观的人,在具备了基本的自控能力之后,独立性将变得更重要。
七、暂停
“暂停”是一种临时性的惩罚方法,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让他回到自己房间呆一会儿,限制他的自由。这种方法也常见,例如,军队里关禁闭,幼儿或小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教师让他坐在教室后面;中学生被”请到“老师办公室,等等。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由于遗传天性父母、孩子脾气都比较暴躁的家庭,它可以抑制火气,使双方都暂时冷静一下。在各种对抗性的体育比赛中,时常用到这种惩罚方法,例如冰球、水球、曲棍球有小罚、大罚出场,足球比赛有红牌。其实这种方法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暂停之后,还要辅以别的方法,如冷落、引导、取消权利、说理等,它的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体罚。
八、取消权利
平时孩子在家里可以玩游戏,玩电脑,向妈妈要钱,周末晚睡一小时,这些都是属于孩子的权利。但是如果他犯了错误,可以取消这些权利,按照他犯错误的程度,决定取消什么权利。使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前后一致。不能朝令夕改,或妈妈与爸爸不一致,或父母与祖辈不一致。尤其不要说话不算数,答应给奖励的不给奖励;说惩罚的,心一软又不惩罚了;说冷落他,过一会忍不住了,扑哧一笑,一切恩怨全解除,下次孩子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家庭是,爸爸妈妈负责“管”孩子,爷爷奶奶负责“惯”孩子,其结果可想而知。
九、忽视
忽视就是对孩子的某些行为采取不理睬态度,装作没看见。这样做,就等于使孩子的行为得不到什么好结果,既不批评,也不赞成,结果,这个行为也会慢慢减弱。举个真实的例子,在一个幼儿园里,有个小女孩总是爬上窗户,老师怕她摔着,每次看见她爬到窗户上,就把她抱下来,过一会她又上去了。这个孩子是希望得到大人的个别关注,但是在幼儿园里,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抚摸、拥抱每个孩子。她爬上窗台,就引起老师关注,去抱她。我给老师提建议:你不用去抱她,只须用余光留意她别摔下来。结果,孩子在窗台上站了十几分钟,自己下来了。经过这样几次,她的毛病就改了。又如,孩子在家里,你在做饭,他摔门,或者使劲敲一个东西,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希望你去和他交往,但是你正在做饭,没有时间和他说话,他就捣乱。这时候,你去批评他,等于强化了他的行为(我一闹,她就来和我说话);你不理他,过一会他发现这样做没有结果,就不做了。对孩子的有些行为是可以这样的。比如,他自己的东西找不到了,非让你帮他,你就可以不理他,让他自己找,告诉他,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东西放到什么地方。如果你马上帮他找,以后他一有东西找不到,马上就来求你。
十、回报的惩罚
在我编写的《幼儿社会化训练》一书中,曾引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孩丽丽过5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给她买了个娃娃,她特别喜欢,睡觉时也抱着。这天妈妈下班显得急匆匆的,说晚上要带丽丽去刘阿姨家参加她女儿聪聪的生日晚会。妈妈对丽丽说:“我来不及给聪聪买礼物了,能不能把你的娃娃借给我,明天我再给你买一个。丽丽不高兴,说什么都不干。妈妈很生气,只好领丽丽先到商店,给聪聪买了一个小熊。没想到丽丽也喜欢这只小熊,在去阿姨家的路上,丽丽说:“我想要这只小熊,你把娃娃送给聪聪吧。”请看三位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妈妈甲:“刚才我和你借娃娃你为什么不借?不能换。”但是孩子马上哭得很伤心,妈妈见孩子伤心的样子,就同意换小熊了。
妈妈乙:听见孩子要换小熊更生气了,她说:“刚才我和你借娃娃,你为什么不借?现在你想要小熊了,没门。不但不给小熊,回家以后,娃娃也不让玩了。害的我跑腿,我罚你一星期不玩娃娃。”
妈妈丙:听见丽丽要换小熊,说:“刚才我和你借娃娃是因为我怕来不及,求你帮助我,你不帮助我,所以我不同意用娃娃换小熊。”丽丽见妈妈不同意很不高兴,强忍泪水和妈妈去了刘阿姨家。回家以后还是不高兴,妈妈问:“你真的想要小熊么?”丽丽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妈妈说:“每个人都可能需要别人帮助,你不能只接受别人帮助而不愿意帮助别人,从明天开始你帮我干三件事,每天晚饭后帮我收拾碗筷,帮助爸爸妈妈擦皮鞋,晚上给妈妈捶背,你都干好了,我就给你买那个小熊。后来,丽丽帮助妈妈干了一个星期,妈妈就给她买了小熊。
第三个妈妈对孩子的惩罚方式,叫做“回报的惩罚”,也就是,让受惩罚者知道,自己受到惩罚,是因为自己有过失,惩罚是对自己过失的回报。这是心理学者提倡的方式。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懂得,做错事对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好处,而且慢慢学会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大人也是和自己平等的,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不应该有什么特权。
最后要强调,在培养儿童自控力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天性和具体情境,适时、适当地采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效果才可能比较好。
所有这些训练方法都有一个前提:父母教师本人必须是具有较好的情绪和行为自控力、具备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起码在当前堪称孩子榜样的、合格的父母或老师。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陈会昌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婴幼儿的陌生人焦虑 下一篇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咨询中心 在线提问 专家介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