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注册受阻 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有着十几年律师生涯的黄诠胜想开办心理咨询中心,并非毫无缘由。2008年5月,对一位意欲自杀的女孩的拯救,“对我触动很大”。
那天,在回家的途中,黄诠胜看见一名女孩坐在过街天桥的栏杆上,感到有些奇怪。上前询问得知,女孩因失恋受到打击,当时有轻生的念头。
“当时我没时间考虑,只想救那个女孩,把她从桥上拉下来。她一直在哭。”黄诠胜回忆说,“我不停地劝她,以排解她心理受到的困扰,直到她打消自杀的念头。”
受到触动之后,黄诠胜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办理的一些案件中的当事人,因存在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没有及时排解而一时冲动酿成大错。“特别是一些离婚案件,如果之前就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或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很多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这件事之后,黄诠胜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心理学知识,并在2008年12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二级证书。
2009年年初,他接受一起夫妻离婚财产案件咨询,在与女方交谈的过程中,黄诠胜发现这对夫妻没有什么根本分歧,于是对女方进行心理疏导。交谈了3个多小时后,女方打开了心结,放弃了诉讼。
回想起这件事,黄诠胜很开心,“心理咨询太有用了”。他进而打算开设心理咨询中心。
黄诠胜没有想到,半年的准备之后,在申请环节却出了问题。
2009年6月,黄诠胜在北京工商网上填报了个人企业成立申请表并通过企业设立和名称核准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以黄诠胜没有租赁商品房屋门面为由拒绝受理。
2009年8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租到了一家店面之后,黄诠胜再次向海淀工商分局提出设立申请。这次,海淀区工商分局又以他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由不予受理。
待他跑到卫生部门,得到的答复却是:“申请办理心理咨询中心与卫生部门没有关系”。
黄诠胜困惑了。
是否需要医疗执业许可证 两家政府部门答复不一
在工商部门受挫的黄诠胜,后来也咨询过给他发放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劳动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你申请开办心理咨询中心,工商局应当受理”。
这一说法在他后来直接到北京市工商局申请时得到肯定,“但必须去你门面所在地的海淀区工商分局办理,我们不能直接办理”。
尽管有了这个“答复精神”,但第三次来到海淀区工商分局的黄诠胜,依然无功而返,“他们说没有收到上级的指示,不能办理”。
黄诠胜完全绝望了,“起诉海淀区工商分局,我是没得选了”。
但诉讼之路也非坦途。
2009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黄诠胜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及他所租赁的房屋不是商业用房为由,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一审,黄诠胜败诉了。
“租赁房屋的问题比较好解决”,但对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则成为黄诠胜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不可逾越的障碍。
《法治周末》记者随后也向北京市工商局和卫生局进行了相关咨询,但针对同一问题所得到的答复却大相径庭。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停止了办理心理咨询中心的申请。“如果要办理的话,应由医疗机构办理。而且需要获得医疗卫生许可证”。
但北京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却称,医疗服务范畴中并无涉及心理咨询的服务,心理咨询中心并不属于医疗机构,不归卫生部门管辖,建议记者向工商部门询问。
后来,北京市工商局内部人士私下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现在不批准心理咨询中心设立申请,可能与工商局过多接到来自心理咨询患者的投诉有关,这些投诉几乎全都指责心理咨询中心不能有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投诉使得工商部门对此类机构的设立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滞后 考取心理咨询师也难就业
著名卫生法专家卓小勤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原因,“心理咨询师在为咨询者提供服务时,很容易越界,对咨询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引发一些纠纷。这也是工商部门不予批准的理由之一”。
不肯认输的黄诠胜决定把法律程序走到底,于是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二审开庭时黄诠胜有点激动:“现在有那么多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需要就业却无处就业,那么多心理扭曲、痛苦难耐的人需要疏导,为什么要拦住这两者沟通的桥梁呢?”
对于自己申请心理咨询中心受阻于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黄诠胜一直想不明白;“我的中心根本不是为人治病,《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对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医生进行规范的,与心理咨询师的范畴不一致,他们怎么能援引这个条例来约束我?”
但海淀区工商分局并不这样看。其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指出,心理咨询中心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8590中的“其他未列明的卫生机构”。“而所有卫生行业,都属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条所指医疗机构范围,必须取得医疗卫生执业许可后,才可以由工商受理其营业申请”。
《法治周末》记者随后采访了国内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得到不同于工商部门的看法———心理咨询不属于医疗服务的范畴。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是有本质区别的。心理医生具有处方权,主要通过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师只是单纯对患者进行咨询服务,并不具备医师资格。心理咨询中心也只是提供咨询服务,并不涉及药物治疗,因此不需要获得医疗卫生许可证,也不属于《医疗卫生管理条例》的调整范围”。
该专家依据其在北京从事心理咨询实践数年的经验,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实务中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多数是将教育咨询或其他咨询服务列为经营范围到工商部门申请,否则一般无法申请下来。
作为当年制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参与者,卓小勤也认为单纯的心理咨询中心并不属于医疗机构,也不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调整范围之内。“就国内现状而言,现在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服务难以界定”。
卓小勤说,16年前制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时,心理咨询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确实跟不上社会发展,“务实的做法是工商、卫生以及劳动部门坐在一起,协商制定相关法规,调整规范心理咨询行业”。
在目前法律法规落后于现实需要的情况下,卓小勤承认,心理咨询与心理诊疗联合开办或者可解燃眉之急。
中国心理咨询业发展严重滞后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确实如此,或者更为严峻。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而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人。此前也有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患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的人超百万人。
按照国际上对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的评价,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跃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
有专家指出,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还有一段距离。平常看起来与常人无二致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一些人在面临就业、情感等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导火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曾经做过一个估算,我国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有3万多人,而国际上,这一数字是40万人,这意味着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心理工作者不足世界的十分之一。
更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数据是,如果计算百万人口拥有的心理咨询师数量,我国目前是美国的二百分之一。“所以说中国在心理学方面,尤其是为民众服务的心理学方面,人才非常紧缺”。
另外一些调查则显示,传统上中国民众对心理问题的回避与掩饰逐步改观,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心理咨询的重视接受较快,据零点公司2008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0个大中城市居民的调查报告显示:存在心理问题时,35.1%人愿意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